作者: 付凤臣 来源: 菏泽日报 发表时间: 2022-02-10 10:01
春蚕养殖时间未到,养蚕大棚尚未启用,记者随孙志刚来到他在家中的工作室:缫丝机“躺”在院落中,屋内制作被子的工作台与晾衣架上的一条条蚕丝片相映……
“这是给附近村里结婚的人留的,他们说,得找个好日子来套被子。”2月5日,在郓城县玉皇庙镇孙庄村,返乡新农人孙志刚正忙着流转土地、扩大种桑面积的事情,见记者到来,他聊起了自己养蚕的故事。
首先,他和父亲孙为江向记者展示了一条蚕丝片的“巨大潜力”。孙为江拿起一条不到一米长的蚕丝片,将其一头递向孙志刚,父子俩以此为“绳”,开始了“拔河比赛”,双方“连连后退”,手中的丝片不断变长。
“扯到二十多米也没问题,一样薄厚均匀,不断线。”孙志刚笑着说,蚕丝片好不好,一扯就知道,从紧实到蓬松,蚕丝片的柔软度越扯越高。
记者用手触摸,蚕丝片手感顺滑、丝丝缕缕,扯开后更是柔软无比。“这可是地地道道的真蚕丝,一点假没有!”孙为江说。
与土地打了半辈子交道,相对于小麦、玉米,孙为江更喜种经济作物。据他介绍,村里原有种桑养蚕的历史,后来刨了树种上小麦、玉米。2001年,孙为江又拾起老活开始种桑养蚕,卖蚕茧,从自家的五六亩自留地种起。
而孙志刚大专毕业后一直在外地工作,出于父亲的感召和对家乡的感情,2018年毅然选择回乡。“之前父亲卖蚕茧,价格不高,还不稳定,但是后期的生丝和蚕制品价格高、还稳定,我就想把这个深加工一下,利润还能大些。”孙志刚说。
一门心思研究缫丝工艺,去浙江桐乡学习工序、流程,购买设备,学习配方。抽丝、脱脂、脱油、脱胶、消毒、调节酸碱平衡……“虽然工序复杂,却来不得半点马虎。”孙志刚介绍,如今实现了从栽桑、养蚕、产茧,到缫丝、制作蚕丝被的全流程。
“蚕丝被重量不一,可根据客户需求定制,现做。”孙志刚打开手机视频,向记者介绍起了在县城的店面。只见顾客忙着选购蚕丝被、蚕砂枕、桑叶茶等不同产品,另一边工人则忙着现场缝制。
2020年申请下来“蚕思圆”商标,让他坚定了自己选择的道路。无论是制作还是销售,孙志刚都从顾客角度出发,他说:“蚕丝被因为价格高,市面上容易出现掺假、劣质蚕丝等问题,我就让顾客实实在在看见其中的产品。”实体店、抖音、微信朋友圈以及顾客之间的口碑宣传,让小店的客源不断,年前更是达到了销售高峰。
与此同时,桑树种植面积也在不断扩大。从自留地扩展到如今的100余亩,现在又计划流转四百余亩土地。另外,在县城建个透明车间也纳入了他的计划之中。“既可采摘桑葚,也能观摩养蚕、吐丝的过程,对小朋友也有很好的科普教育作用。”
前段时间,山东省农业科学院“郓城三个突破”玉皇庙镇挂职第一镇长董放,邀请该院产业研究所的同事来给孙志刚进行技术指导,解决了不少他心中的疑惑。“这条‘丝路’越走越宽了。”他笑说。
春蚕、中秋蚕、晚秋蚕,一年三茬。“养蚕高峰期几十口子人来帮忙,采桑叶、喂蚕。其余时间,还有做蚕丝被的人手。”孙为江说,一年到头忙得不亦乐乎,养过晚秋蚕,剩余的桑叶经过霜打之后再制作成桑叶茶,还能有降血压的功效。
记者 付凤臣